当前位置:

封面志丨赵涛:仍随飞鸟还——范晓亮书法述评

来源:红网 作者:赵涛 编辑:施文 2025-04-03 14:40:36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图片1.png

仍随飞鸟还

——范晓亮书法述评

文/赵涛

清嘉庆十八年(1813),岳麓书院迎来了一位名叫魏源的年轻人。日后,他编纂巨作《海国图志》,提出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著名论断和“变古愈尽,便民愈甚”的变法主张,是近代中国“睁眼看世界”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

2010年7月2日,“翰墨颂魏源——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”举行。范晓亮以大草书写魏源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参展。

魏源,字默深,湖南邵阳人。魏源曾作《晚步寻爱晚亭至岳麓寺》诗一首,诗中赞叹:

老僧隔遥岑,欲访将何言。

聊同暮云出,仍随飞鸟还。

岳麓寺乃“湖湘第一道场”,是佛教进入湖南的最早胜迹。

唐开元十八年(730),大书法家李邕撰文书丹、江夏黄仙鹤镌刻《麓山寺碑》,世称“三绝碑”。

北宋《宣和书谱》载:“(李)邕精于翰墨,行草之名尤著。初学右军行法,既得其妙,复乃摆脱旧习,笔力一新。”

麓山耸翠。

书院弦歌。

翰墨印心。

2014年1月4日,范晓亮、陈文明“心迹双清”书法联展于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成功开幕。

2015年4月,鄢福初先生在《书以载道 正大气象——范晓亮书法评论》一文中高度肯定了这次展览,并称赞范晓亮“于篆、隶、楷、行诸体用工甚勤,皆可书之,且格调高古,不入俗套。”

李邕主张创新,直言“似我者死,学我者生。”有论者指出,“李邕将二王书风与魏碑融合,将隶书结体的融入,碑之风骨与帖之风韵的完美融合,终成一代巅峰人物”“开辟颜真卿、李白诸家之鸿蒙”。

范晓亮于《麓山寺碑》用功日深,他在“壬寅(2022)端午,范晓亮于青叶堂临李邕《麓山寺碑》”的跋文中思辨“碑帖融合”之道:在临创中注重笔画写实,中锋为主,辅以侧锋,以为方主辅以圆,融入行草笔意和结体,以体现碑帖融合之灵动与多变,结体上中宫收紧而呈放谢状,神聚而体博,在临创中放松心情追求自然书写,碑帖融合,楷行草相杂,方圆兼备,笔意顺畅,气韵通畅。

青叶堂——范晓亮位于长沙五一大道湘域中央的书法工作室。

“青叶堂是青叶塘的谐音,是我小学、初中所在地,是我启蒙启智之地。同时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预示着强盛的生命力,也昭示艺术无止境、艺术之树长青;也时刻警示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须持续努力方可保持艺术长足精进。”范晓亮的自我解读意味深长。

碑帖融合。

艺无止境。

因此,范晓亮近年又专攻“书兼楷、行、草,若篆若籀,雄绝一世”的颜真卿《裴将军诗帖》。

2024年4月23日,“翰默情深”——纪念魏源诞辰230周年邵阳书法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,展出邵阳籍和邵阳本土书法家新创的80件书法作品。

作为魏源同乡,范晓亮特书“清魏源《三湘棹歌·资湘》”参展。其作品大开大合,雄强劲逸,互为映照,气韵生动,耳目一新。

宋代郭若虚《论书》云:气韵本乎运心,神采生于用笔,有余势则隽,有余笔则清,有余纸则宽,有余意则远。

魏源亦言:书法者,气之所寄也。气和则身健,身健则心明,心明则志坚,志坚则事立。

书传孔孟华章赋;笔走龙蛇翰墨飞——这副范晓亮手书的自撰联,正是其心迹胸襟与人生事业“仍随飞鸟还”的自在从容。

范晓亮,1969年10月出生,湖南省新宁县人。中共党员,研究生学历。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国家、省级展览,被《中国书法》《书法报》《美术报》《艺术中国》等权威媒体选登,书法艺术成就被《人民检察》《收藏天地》《艺术》《文化报》《国画收藏》《湖南日报》《湘声报》《年轻人》《潇湘晨报》《湖南教育》《当代商报》《旅伴》《新湖南》等报刊媒体专题推介。邵阳市书法家协会第四、五、六届副主席,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三、四、五届副主席,邵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主席。曾被评为“湖南十大青年书法家”、2009年度“湖南书坛十大荣誉人物”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,中南大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教师,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,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特聘教授,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,湖南省文艺人才“三百工程”首批文艺家,湖南财苑书画院特聘创作研究员,湖南省褚遂良书法研究院书法家,深圳市龙华书画院特聘书画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书法教师。

图片15.png

赵涛,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,湖南省“三百工程”文艺人才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,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中心研究员,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湖南省文联委员、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、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湖南省企(事)业文联驻会副主席、秘书长,《财富地理》总编辑。曾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美术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。

来源:红网

作者:赵涛

编辑:施文

本文链接:https://wl.rednet.cn/nograb/646948/95/14841315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文旅频道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