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美文丨肖凌之:对吃喝拉撒的敬畏

来源:红网 作者:肖凌之 编辑:施文 2025-07-08 14:40:08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千库网_枫叶秋天树叶深秋秋色摄影图配图_摄影图编号250780_副本.jpg

对吃喝拉撒的敬畏

文/肖凌之

人间烟火,看似寻常,却藏着生命最本真的密码。吃喝拉撒,这四个字眼,说起来似乎有点庸俗,听起来也似乎少了点雅趣,但它们恰恰是我们最实在的生活底色,宛如四根支柱,稳稳撑起了我们生存的大厦,串起了悠悠岁月里最质朴的生活篇章。

吃喝拉撒,实则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呐喊与回响。呱呱坠地的婴儿,用嘹亮的啼哭宣告对“吃”的渴望,那是生命本能的呼唤。母亲甘甜的乳汁,如同琼浆玉露,滋养着新生命的每一寸肌肤。此时的“吃”,是生命的延续,是营养的供给,是温暖的包裹,是爱与希望的传递。“喝”也是生命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清晨一杯温热的清水,唤醒沉睡的身体;午后一盏醇厚的香茗,舒缓着身心;夜晚一碗热汤,慰藉着疲惫的灵魂。水,如同生命的润滑剂,无声地维持着身体的运转。而“拉”与“撒”,虽难登大雅之堂,却如精密仪器的排污系统,默默守护着生命的健康。它们看似平凡,却像四季轮回般自然而重要,是生命最基础的保障。

“吃”,哪只是简单地向口中送食,更是一场与天地的对话。春耕秋收,人们从广袤的土地获取食材,用智慧与双手烹饪出美味佳肴。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,凝结着农民辛勤的汗水,承载着大地的馈赠;一钵香气四溢的禽肉,饱含着饲养者的悉心照料,传递着生命的能量;一盘鲜嫩的时蔬,散发着阳光雨露的气息,诉说着自然的故事。孔子云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吃,不仅是为了果腹和营养的添补,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它可以是阖家团圆时的丰盛家宴,在推杯换盏间释放和巩固着亲情;可以是亲朋好友欢聚小酌时的轻松聚餐,在谈笑风生间增进和延续着友情;也可以是独自一人时的简单餐食,在细嚼慢咽中品味着宁静。每一次进食,都是与自然、与生活、与相聚者的深度交流。

“喝”,哪只是简单地喝水、喝汤、喝茶和饮酒,更是一曲灵动的乐章。清泉叮咚,是大自然的馈赠;美酒飘香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古人饮酒作诗,李白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在酒香中释放豪情;苏轼“把酒问青天”,借酒抒发对人生的感慨。茶,亦有着独特的韵味。绿茶的清新、红茶的醇厚、黑茶的温润、白茶的淡雅,不同的茶就如不同的人生,各有各的滋味。喝水时的咕咚声,咂汤时的呼噜声,品茶时的轻啜声,饮酒时的畅快声,交织成生活的旋律,时而舒缓,时而激昂,在岁月中缓缓流淌。

“拉”与“撒”,是内急情况的反应,虽然隐秘,也难以言表,却关乎生命的平衡。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,及时排出身体的废物,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。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理过程,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人生亦如此,要学会适时“放下”,摒弃内心的烦恼与负担,才能轻松愉快和轻装上阵,走得更好和更远;也要学会适时“清零”,抛开过往的成绩与荣耀,才能保持谦逊和重新出发,行得更稳和更久。就像大地需要排泄,才能孕育新的生机;河流需要疏通,才能奔腾不息。
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吃喝拉撒却常常因为羞于开口而被轻视或是被异化。有些人追求奢华的饮食,山珍海味摆满餐桌,却忘了食物最本真的味道;有些人盲目跟风购买昂贵的饮品,却不知真正的滋养源于简单与自然;有些人对粮食任意践踏和浪费,却无视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耕耘者的汗水与自然的恩赐。更有甚者,对“拉”与“撒”避而不谈,视其为污秽,却不知这正是生命正常运转的标志。当社会忽视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需求,就如同建筑失去了地基,再华丽的外表也终将崩塌。历史上,无数因民生问题引发的动荡,都在警示着我们:只有保障好百姓的基本生活,社会才能安定繁荣。

从晨曦到日暮,从睁眼到闭眼,谁都离不开在吃喝拉撒的日常里打转。我们只有把吃喝拉撒照顾妥帖,日子才有安稳的根基。从这些看似琐碎和俗气的吃喝拉撒中,我们似乎还能悟出做人的真谛。它教会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,从最基础的需求出发,从刚需的满足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看、朝前走。就像一棵大树,只有根系深深扎入土壤,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,才能枝繁叶茂;一个人,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,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,不矫揉造作,不刻意回避。坦然面对吃喝拉撒,就是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,接纳生命的全部。

漫漫人生路,吃喝拉撒贯始终。从牙牙学语时的第一口饭,到白发苍苍时的最后一杯水,它们见证了生命的成长、衰老与轮回。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,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,编织出生命的绚丽画卷。

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吃喝拉撒,在烟火中品味生活的真谛,在平凡中感悟生命的伟大。因为,这看似俗气的吃喝拉撒里,藏着最珍贵的人生密码,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与希望。

肖凌之,笔名石川,一个退休后还依然坚持写作的老公务员。中国作协会员、湖南省作协会员。作品散见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中国新闻出版报》《中国旅游报》《湖南日报》《新湘评论》《湖南文学》《湘江文艺》《文艺生活》等报刊,著有随笔集《人生如字——谐音字趣谈》(人民出版社出版)和《人生当有》(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)。

来源:红网

作者:肖凌之

编辑:施文

本文链接:https://wl.rednet.cn/content/646941/90/15107888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文旅频道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