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散文丨姚茂椿:老刊又携故人来

来源:红网 作者:姚茂椿 编辑:施文 2025-01-10 14:12:09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微信图片_20180625094326.jpg

5c99909b86520_副本.jpg

老刊又携故人来

文/姚茂椿

青少年时期普遍爱做文学梦,上世纪80年代,是我们的梦比较多的时代。当年读书工作之余,看书练笔就成了主要的业余爱好,也是普遍而典型的度过“八小时之外”的良好方式。许多人提高了自己,许多人因此改变了命运。我也没有例外,把自己的许多业余时间,放在了寻好书、交文友、收集订阅文化文学报刊上面。从读书,到进入工作岗位。从乡镇,到县城,直至进入省城。一次次调动,岗位调整变化。一次次搬家,增减家中的物品,数份朴素的、单薄的地方内刊,我一直舍不得丢掉。它们有的记下了我最初的文学耕耘,但大多留下的是家乡前辈、文学好友的文学成绩。当勤奋的写作变成铅字,他们在高兴之中,寻到几份本来就印刷不多的刊物,拿出一份大方地赠送给我,那种信任情怀和自足神情,令我一直难以忘记。

风和日丽、气候宜人时,我打开窗户,在书房翻阅。目光常常掠过印制精美的大部头,掠过当年在学校的学习教材,也掠过一些曾经认为有味而舍不得丢掉的报纸杂志上。大部头的吸引力似乎小了很多,现在的信息来源、阅读方式、内容选择,早已不是多年前可以想象的了。旧的学习教材也落后更多了,虽然扔掉了不少,但其中有些篇章一直比较喜欢就留了下来,其实里面有不少拔高用力猛了一点,有些不切实际的痕迹。文朋师友赠送的作品倒是整整齐齐,著名的还是不著名的,同样精心对待,随时据某时的心情选择拜读。而那些很不显眼的、有的残损、有的变黑的内刊,一直放在最底下的角落里,好长时间都没有管它们了。

在这个难得的初秋周末,我竟然来了兴趣,想把它们请出,一睹往日的风采。我首先翻出一份时间最久的,是1982年第一期的《舞水文艺》,报头红色,之下为编办单位“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编”。我到处寻找,连字缝都细看,找不到这期的主编编辑的大名,真是做了无名英雄。前后4版,主要是些写舞水、写侗乡生活的诗歌、散文和小说,短小篇幅的还有两篇侗族民俗和地方风物,两幅书法作品和一篇“大家谈”。一三四版发的诗歌包含了古典诗词、现代诗、歌词和侗族新民歌。本期作者有老师、机关干部、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中学生,我认识其中的几位,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我中学母校调入县城不久的孙南雄老师。孙老师的散文《侗乡小景》写了乞儿凳、火铺、风雨桥,称为散文,其实更像散文诗。他的《火铺》全文如下:“在山区的侗家,没有一户人家没有火铺。/它四四方方,像一座木搭的舞台。煮饭、吃饭在上边;孩子们嬉戏、学习在上边;妇女们纺线、做鞋在上边;男人们谈天说地在上边,就连亲人临终咽气时也要睡在上边……侗家人过日子不能没有火铺。/为什么叫火铺,只是因为上边有一个火塘。有火塘就有火光;有火光就有温暖。天下有谁不爱温暖哩!/难怪,一走进侗家屋里,乡亲们的第一句话就是“请上火铺”。每当我一走上火铺,就感受到信任的温暖。”看到这里,我就怀想起自己家里的火铺来。时代不断发展进步,孙老师的职业生涯和文学事业在往后的时光中,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他调离新晃到了湘潭,在市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休。一次在怀化参加文化活动小聚,我得到了他的散文集《跟着小河走》,他妙笔下的小河就是我几乎天天见的平溪扶罗河。头两年,我到湘潭一位作家教授的家里小聚,教授请他方便的话与大家见见。八十高龄的孙老师二话不说,叫儿子开车送他前来。这次见面,我得到他赠送的新著散文集《漂走的葛梦花》,又是写我们侗乡的优秀作品,非常开心。我深深感到,前辈老师在勤奋和情义等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。

收录地方领导干部从岗位退下来以后的诗词创作较多的小刊,我也存了一本。倒不是说它有多大的文学价值、保存价值,主要是作者里面熟人较多,有的虽作古多年,但有的往事依然在目。这本《龙溪诗讯》编于2006年,由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诗社和老年书画协会合编,专题祝贺全国侗族文学学会在新晃召开,是第14期。恕我孤陋,不知道这本诗讯还办不办,但我知道当年家乡的龙溪诗社成员较多影响较大,在全国、全省和一些省市的征联征诗等活动中屡屡获得奖项,诗联经常登上报刊。家乡县由此成为中国诗词之乡。这本诗讯首诗是《欣迎侗族文学会在新晃召开感赋》:“当家自治五旬年,侗汉苗回创大千。舞水清澄融瀚海,晃山苍翠绚坤乾。欣迎侗学文研会,喜结诗乡翰墨缘。社会和谐春永驻,与时俱进绘宏篇。”作者姚本星。我从中学任教改行调入县委宣传部时,他任县委副书记,没有机会打交道,我在团县委任职后他直接分管,开始有了交集。作为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,他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熟悉,尤其是与农民打交道得心应手。几句侗话,就可以与老百姓融在一起。有次听他作报告,生动的土话张口就来,宣传退耕还林,他讲“满山旱土像巴满的大字报,看又不好看,没得木材用,还没得柴烧。”一场报告讲完,老百姓心领神会。这本诗讯的作者,有好几位是在县人大、县政协和一些乡镇、县局退休的领导,有的限于条件年轻时上学读书时间短,看不出文化水平有多高,但作起诗词来让人另眼相看。他们的勤奋、朴实、热情和正直,体现了深入基层、真诚为民的特点。在我眼里,他们一个个已是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的基层干部的珍贵群像。

外省的小刊少,手上只留了一份贵州黎平县文联和县文化馆合编的《鼓楼》季刊,是1983年第2期,不记得它是怎样到我手里的。封面蓝色,没有鼓楼,有两个着浅色侗装、身材窈窕的侗家姑娘的背影,前面的挑担打伞,后面的左腋夹着一把伞,走往左上方的远处。很美,令人遐想。栏目设有民间文学、小说、风土人情、故事新编、泉山歌台、山泉集、学生习作园地、评论、散文、歌曲等。封二封三封四全是摄影,模模糊糊。封三的四张摄影照,都是侗乡有名的鼓楼,如从江的增冲和洛香的鼓楼,黎平本地的是“肇兴公社新塘大队鼓楼”和“肇兴公社塘盟大队鼓楼”。我去年与朋友去过现在名气很大的肇兴侗寨,两个鼓楼看着面熟,不知道是不是看过的其中两个。望着这本侗族特色浓郁的三十多页60多面的小刊,我一直想不起赠送的文友是哪一位。

我牵头编的小刊是几位老师与我一起刻印的。当时我在新晃乡下的扶罗中学教书,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、开阔眼界,我向杨荣巨校长、语文教研组长等老师提出想法,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。这本至今难忘的小刊叫《花街》,编印于1983年5月,仅出一期。封面是中学教过我的杨老师设计的,他亲笔草书的“花街”两字苍劲有力,花开蝶舞处,一只小梅花鹿好奇而至,一条蜿蜒依稀的小径伸向远方。翻开封面是“寄语”,我写的头两句是:

“我们踏着古朴的花街,从山里来了,摘来嫩柳枝头那片清新。

我们在洒满阳光的山塘,投下一棵希望的石子,溅起一片理想的涟漪。”

编印小刊,我们像石匠铺花街一样用心。虽闭塞在边远大山里,但我们的激情和向往不亚于都市的文学青年。充满激情的岁月,鼓舞我们与学生积极进取和追求。经过向校内外征稿,在散文、诗歌、小说故事等栏目下,汇聚了20件左右的“作品”。确实,青春既是需要做梦的,又是用来努力和奋斗的。

放下旧刊,再看桌上几本新刊,我像瞬间完成了一场穿越。纸张、设计、排版、印刷,审美取向,在翻天覆地变化。对作品的标准要求,已有很多不同。当时推崇的思想观念、写作技巧,已经显得落后跟不上时代。新潮总是变换不同的面孔,只是我没有研究是否存在些许的轮回。或许作品的“美”,是有阶段性的。比如家乡一张公路美的照片,大山公路弯道盘旋蜿蜒,几辆车在几个转弯处往上行驶,确实很有寓意美。我乘车经过,有所共鸣。近些年公路改造,降了高坡,改直了弯路,路面从砂石改为水泥又改沥青,行车提高了安全性、舒适度和效率,但那种盘旋的上行美,就不存在了。经济条件、技术水平的提高,与人们生活的需求愿望较好结合,其实是好事是进步,想起来不会有人要再重回那个“好看”吧。

翻着数本旧刊,我有着在回忆里重拾青春阳光的感觉。一些老领导、老师友浮现眼前,就像故乡那片越来越葱郁的森林里,我们日思夜想的众鸟,又展翅飞来。我感到这天的旧刊,因为那些难忘的人和事,魅力无限。

姚茂椿,男,侗族,湖南新晃人,居长沙。在《民族文学》《文艺报》《诗刊》《诗选刊》《湖南文学》《湘江文艺》《飞天》《绿风》《绿洲》等报刊发表作品。出版过诗集、散文集。部分诗文获奖并入选一些选本。

来源:红网

作者:姚茂椿

编辑:施文

本文链接:https://wl.rednet.cn/content/646945/54/14617461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文旅频道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