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碧武作品。
砥砺
文/邱天
相关链接:
其实,砥和砺,都是磨刀石,只不过一细腻,一粗糙。学军和碧武行走于砥砺,磨刀于苦旅,在艺坛与社会、专业与市场的磨练中,蹉跎了时光,练就了眼力,施展了身手。
学军制砚,情倾谷山,力图复兴这一自宋代就有记载的长沙名砚。谷山石质地细腻,且矿洞已封,材料难得,可惜的是特点并不突出,既无端石之眼,也无歙石之纹,本身并无巧可取,全有赖于奇绝构思、良匠神工,方能卓尔不凡,一鸣惊人。
张学军作品。
学军之砚,多半就石之雏形来创意设计,且喜欢留出棱角,既清秀又立体,让原本趴在书案上的砚台仿佛站了起来。另外,他还喜欢剔地深雕,在砚池边刻出朵朵小花,或是在砚堂里雕起一尊小佛,禅意十足,倍增生趣。
张学军作品。
碧武作画也已多年,从少时的追梦人到登堂入室,转益多师,深受福荫,像是从他土生土长的长沙捞刀河边捞起了绘画利器。从他所临习的宋画小品中可以看出其下过的苦功,从他所绘制的瓷器上又可以看到其跨界的探索,关公大刀,长袖善舞。
代碧武作品。
碧武挥笔作画于纸上,如砥摩挲;学军提刀刻石硬碰硬, 如砺戈壁。碧武路宽,已通开福文联、美协;学军竹隐,仍执着于野径云天。辞旧迎新之际,两友惺惺相惜,共同携手,聚作品于一堂,如砥如砺,相互勉励,诚开福之福,藏友之幸也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邱天
编辑:施文
本文为文旅频道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